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 政策解读

来源: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发布时间:2024-06-03 17:10:28 【字体:

            一、制定本办法的必要性

在当今社会,公立医院作为承担着重要公共责任的医疗机构,其运营和管理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这些挑战不仅涉及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提升,还涉及到法律事务管理的复杂性。制定《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具有以下必要性:

(一)制定本办法是推进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公立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主体,必须在法律的框架下进行管理,确保依法依规办事。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以规范医疗机构的管理和医疗行为。然而,现行法律法规难以全面覆盖公立医院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法律问题。为适应法治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公立医院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有必要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办法。

(二)制定本办法是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的迫切需求

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医疗纠纷和法律诉讼案件也逐渐增多。这不仅影响了医院的正常运转,也对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损害。现有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在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方面仍存在不足,不能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医疗纠纷问题。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事务管理办法,通过完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切实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健全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可以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及时有效地处理已发生的纠纷,最大程度地减少对患者和医院双方的损害。

(三)制定本办法是规范医院管理的现实需要

公立医院在日常运营中涉及大量法律事务,如合同管理、招投标、对外合作等。如果缺乏规范的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容易导致法律风险累积,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发展。现行的管理措施和法律手段在实际操作中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法律事务处理需求。制定本办法,有助于规范医院的法律事务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依法依规进行,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制定本办法的重要意义

制定《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不仅是当前形势下的迫切需要,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医院法治建设水平。通过制定本办法,泸州市公立医院将能够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有效提升法治建设水平。这不仅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也是公立医院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办法明确了法律事务管理的职责和流程,确保各项管理活动依法依规进行,减少因法律事务处理不当而引发的各种风险。

第二,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本办法的实施,将为公立医院提供全面的法律事务管理指导,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公立医院将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任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第三,落实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石。制定本办法,是落实党中央法治建设要求的具体体现,有助于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法治化进程,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通过法治化管理,泸州市公立医院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循法律规范,增强法治意识,提升自身的治理能力,同时还能为推进全社会的法治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在法治轨道上健康发展。

第四,提升医院的社会公信力。通过实施本办法,泸州市公立医院将能够在法律事务管理方面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提升医院的社会公信力和公众信任度。一个管理规范、依法办事的医院,更容易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通过法治化管理,医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将更加良好,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将显著增强。社会公信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优质的医疗资源和人才,还能推动医院在科研、教学、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制定《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具有十分重要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推进公立医院法治建设、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规范医院管理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泸州市公立医院将在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制定本办法的主要过程

《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是在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委托下,由西南医科大学法学院和西南医科大学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

首先,起草团队进行了广泛的文献检索和法律法规研究,梳理现有的医疗法律法规,了解国内外医院法律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为办法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团队对泸州市各级公立医院及市、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机构进行了全面调研,深入了解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中的问题和需求,收集第一手资料。之后,根据调研结果,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起草本办法的初稿,确保其操作性和实用性。接着,组织召开座谈会,邀请各公立医院和相关部门代表对初稿进行讨论,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提升本办法的民主性。然后,邀请法律、医疗和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对办法涉及的专业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证,确保本办法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最后,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对办法进行反复修改和完善,形成《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经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通过法定程序正式发布并实施。

通过这一系统的制定过程,《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生效实施,推动泸州市公立医院在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方面迈上新台阶,为全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四、本办法的主要内容

《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共五章三十一条,主要内容包括:

(一)明确本办法的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泸州市范围内的所有公立医院,同时要求妇幼保健机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医共体应当严格遵照执行。此外,本办法对泸州市范围内的民营医院也具有指导意义,这些医院可以参照本办法的规定开展法律事务管理活动,以提升其法律事务管理水平。本办法还对相关用语作出界定,规定:医院法律事务管理是指医院对其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与法律相关的事务进行处理,包括医院日常法律事务管理和医疗纠纷法律事务管理。

(二)明确医院法律事务管理的重要性与基本原则

本办法强调,法律事务管理是医院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医疗安全和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必须坚持党建引领、依法管理和自主管理的基本原则,确保在医院管理中充分体现法治精神和规范化管理要求。党建引领原则确保党组织在医院法律事务管理中发挥核心作用,提供思想和组织保障;依法管理原则要求所有管理活动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制度和行动的合法性与合规性;自主管理原则强调医院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和执行符合医院特点的管理制度,灵活运用法律法规,持续改进和优化管理体系。这三个原则相辅相成,共同保障医院法律事务管理的规范性、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三)建立法律事务管理体系,明确法务部门的职责和内容

为了确保法律事务管理的有效实施,本办法规定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法律事务管理体系。医院的主要负责人是法律事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医院应设立独立的法务部门,或者在现有部门中设置专门岗位,负责具体的法律事务管理工作。法务部门在医院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承担提供法律意见、审查内部管理制度、评估法律风险、协调法律顾问等职责。此外,从事法律事务管理的人员需具备法律专业背景或法律职业资格,并接受持续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其专业化水平。

(四)完善制度建设和管理

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依法依规建立和完善各项法律事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特别是涉及重大事项、内部文件和合同的签订,必须经过严格的合法性审核。法务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这些审核工作,确保所有管理行为合法合规。本办法还要求医院制定全面的法律纠纷处理、合同管理、法治宣传和培训等制度,并制定专项法律培训计划,定期实施,提升全院法律意识和专业水平。同时,医院需建立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医疗风险管理、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培训等相关制度,以全面覆盖医疗纠纷的法律事务管理。对于违反法律事务管理规定的部门及相关责任人员,医院应依据相关规定追究其责任,确保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五)责任追究和管理流程

本办法明确规定了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法律事务管理规定得到严格执行。医院应制定详细的法律事务管理程序和工作流程,确保各项制度与法律事务管理流程兼容。法务部门应及时处理法律咨询请求或提供法律帮助,保障法律事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办法明确了常规合法性审核和重大事项合法性审核的具体程序,包括从内部文件和合同文本起草,到法务部门审核,再到最终签批执行的全过程,确保所有法律事务管理活动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六)自主管理和办法解释

医院应依据本办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法律事务管理制度,确保管理工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本办法的解释和修订,办法的有效期为两年,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根据执行情况,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可以对本办法进行必要的修订,以适应新情况和新问题。

总体而言,《泸州市公立医院法律事务管理办法(试行)》为泸州市公立医院的法律事务管理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指导,确保医院在日常运营和医疗纠纷处理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提升管理水平和医疗安全。通过明确适用范围、确立基本原则、建立管理体系、完善制度建设、规定责任追究和管理流程,本办法为医院法律事务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规范,推动医院法治建设向前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