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简介

【字体:

         一、基本情况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于2005年6月经泸州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于2005年10月开始筹建,2006年7月正式运转。是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3人,其中主任1人,副主任1人;设行政管理岗位2个,专业技术岗位11个;财政定额补助编外聘用人员9人。

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正式运行15年以来,建立与完善了具有现代化功能的院前医疗急救指挥调度信息系统,随着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确立,泸州“120”急救服务网络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村社地区,覆盖人口近2000多万(含川、颠、黔、渝)。按照指挥网络化、应急信息化、执行流程化、决策智能化的总体建设要求,结合泸州实际,严格执行创建→申请→评估→完善→评审的准入程序,依托26家省、市、县(区)、乡镇已评审通过入网的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急诊科组建“120”网络急救站29个、急救点1个。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拥有统一编号、喷色的专用救护车97辆、已安装完成“120”车载信息通讯系统专用救护车88辆,全天候接受“120”统一指挥调度,开展专业化紧急医疗救援服务。泸州市紧急救援120指挥中心在业务管理上对全市“120”网络急救站给予指导、规范、监督;对急救人员配备、救护车配置、车载设备及药品配置、急救通讯工具配置、急救站医疗急救程序及服务管理规范等7个方面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同时实现全市院前急救人员服饰统一,“120”救护车喷色、编号统一,院前急救病历统一,车载信息通讯系统统一。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生命,应对各种重特大突发事件、灾害事故和“5.12”汶川地震、卢山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泸县矿难、摩尔爆燃灾害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保障泸州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泸州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主要职责

 1.为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管理提供决策参考、咨询建议。

2.为院前医疗急救准入提供技术参考。

3.负责接受全市120呼救和市应急指挥中心、110、119、122联合调度,承担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和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收集、处理、储存急救信息。

4.承担全市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才培养,组织开展院前医疗急救专业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开展调度员、驾驶员、担架员业务培训工作;开展急救医学的科研及学术交流。

5.督促医疗机构完善院前急救服务价格体系,规范院前医疗急救收费项目,保障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有效运行,引导公众合理急救需求。

6.承担全市公众性医疗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宣传普及和培训工作,全面普及和提升社会公众急救能力。

三、全市“120”网络急救站

一级急救站 7个: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忠山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健城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城北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水井沟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市府路医院)、泸州市人民医院(沙茜医院)、泸州市中医医院。

二级急救站 13个:泸州市妇幼保健院,龙马潭区中医医院,泸化医院,纳溪区人民医院,纳溪区中医医院,泸县人民医院,合江县人民医院,合江县中医医院,叙永县人民医院,叙永县中医医院,古蔺县人民医院,古蔺县中医医院、合江县健欣医院。

三级急救站9个:龙马潭区石洞红十字医院,泸县第二人民医院,泸县中医医院,叙永县安民医院,古蔺县康兴妇产医院,古蔺县德康医院,泸州普惠外科医院,泸州久正骨科医院、泸州王氏骨科医院。

急救点 1个:泸州市人民医院况场急救点。

 

单位地址:泸州市江阳区凤凰路4号

    联系电话:0830-2294120

    传真:0830-2294120  2297824

    邮箱:lzs120@163.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正文】